栏目: 校长学苑   作者:周如俊   热度:

    读了近日殷建光老师在人民网发表的论文《教师最喜欢的十类校长》:专家型校长、慈祥型校长、勤奋型校长、榜样型校长、体贴型校长、表扬型校长、学习型校长、热情型校长、幽默型校长、生活型校长。笔者十分赞赏这种划分,但感概之余,不得不思考一个命题:在当前新课程的背景下,这教师最喜欢的十类校长其角色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一位优秀的校长角色就是对教师科学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就是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主体的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以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学校发展计划来激励师生,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同时体验到学习工作更有价值和更有尊严,从而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学校教师管理中,校长角色有必要作准确定位。

    一是“人师”,要有“博爱之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课改下好校长他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不在于他教什么、管多少,而是在于他能否点燃教师心灵中那支待燃的火把,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留给教师;他能为教师的整个人生负责,不把教师看成管理的容器,盯住的不只是教师教出的分数,而是用智慧去唤起教师对教育书人的渴望和理想的追求、如何将教师导向教育者之门。一句话:好校长,他能乐于奉献,有健康的价值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师和影响教师。

    二是“朋友”,要有“宽容之心”。一个好校长,首先要做个“好教师”。他应是教师易接近的“兄长(大姐)”。教师需要老师,可他们更需要朋友。课改下的“好校长,他不仅仅是教师的良师益友,更是教师的知心大哥或知心大姐。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能创造出民主、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能唤起教师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发展教师有自己的个性,培养教师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师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能“师心未老”,把自己真正熔化在教师之中。

    三是“赏识者”,要有“信任之心”。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好校长应该多表扬教师,并且表达出对教师的期望。因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成为积极的向上的原动力,产生激励效应。课改下好校长应该是一位赏识教育者: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枝花,校长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水分的空间,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

    四是,“自律者”,要有“凝聚之心”。作为一个好校长,不仅要注重学问,更重要的还要拓宽胸襟,涵养气象。因此好校长应诚信,正直。言必信,行必果。当然做到是不容易的。课改下校长能自律,能自我修养。好校长应乐于帮助别人,不要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要承认别人的贡献,要学会欣赏别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到虚怀若谷,这样形成校长的人格力量,形成校长自身的才智、风度,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散发出吸引力、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师心的魅力。


    五是“引导者”,要有“合作之心”。新课改下教育教学服务理念对教师管理的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校长从管理的执行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转变。学校管理是校长——教师之间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检查、指挥式管理,将不断让位于校长——教师“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教育教学共同体”。校长对教师管理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相互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这样教师教育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六是“发现者”,要有“排难之心”。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教师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校长在教师管理工作中要关注教师的优势,尽可能让教师感到工作学习的愉快。帮助教师将他的工作、学习建立在他的优势上。这样教师会做得很好,良好的结果会更加强化干劲,教师也就会越干越愉快。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将使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对人的尊重。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校长真正成为教师创新的发现者、教师开展探索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成为教师心目中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仁者加智者。“发现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教师学会发现,发现他人的优长,在比较中提高;发现自己的优长,树立自信,不断进步。

    七是“包容者”,要有“开放之心”。让教师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学校管理理念,但并不是要让每个教师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统一要求、统一规格——这是现行教师教育中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教师“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不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求知欲望和工作积极性。校长必须研究教师的差异,找到因材施管理的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教师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师管理方法。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校长怎样做好教师思想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