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作者:赵桂霞   热度:

这位妈妈,就是在“雕琢”孩子,手里始终有一把凿子,眼睛始终不离孩子左右,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马上用凿子凿一下。
 

创造一尊美丽的塑像,有两种方法:一是找一块大理石般的原材料,然后进行雕琢;二是用黏土一点一点塑造。就艺术创作而言,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创造出精美的作品,但对教育孩子而言,我们只能选择后者。

何为雕琢

2007年寒假过后,青岛市一个初三学生想转学到广文就读初二。家长提出这样的要求,就知道这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跟学生聊了一会儿,发现这个学生并非智力存在问题,相反非常聪慧,也很懂礼貌。单独跟妈妈交流,妈妈说出来的竟然全都是孩子的不是:作业完不成,午夜才睡觉,早晨不起床,房间一团糟,……。好不容易待妈妈说完,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这位妈妈想了半天,说:在我的眼里,他一点优点也没有。这位妈妈,就是在“雕琢”孩子,手里始终有一把凿子,眼睛始终不离孩子左右,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马上用凿子凿一下。妈妈的理由很简单:我要不提醒他,问题会越来越多,他还怎么发展?

可是,提醒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来广文之前,已经发展到天天迟到、天天不能完成作业、天天跟父母吵架的地步。每天早晨,家里必然有一场大战:孩子睡晚了早上起不来,妈妈一个劲地叫醒,母子俩吵闹不断。等到孩子赶到学校,一节课已经过了大半。

这样的家长为数不少,虽然有些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我听到不少家长跟我抱委屈: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培养孩子身上,他怎么就不能发展成我理想的样子?因为,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雕琢”上。很多家长善于指正孩子的不足和缺点,而当孩子做对了什么时,家长们往往视而不见,总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如果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多数为否定的,孩子就不可能建立起自信;如果我们把“雕琢”作为常规教育手段,我们就会不断地凿去孩子的自尊和安全感。即使你有千万种理由:我是为了孩子好;即使孩子表面上理解你:妈妈这是为我好。但孩子的自尊,也会被家长的凿子一点点地剥离下来。一旦孩子没有了自尊,教育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一起改变

这个学生来校后,我和家长“约法三章”:第一,从今往后,只看优点不说缺点;第二,两周一次回家时不要问学习上的事情;第三,多在细节上向孩子表达爱。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或优势,哪怕这个优点在家长眼里不值得一提,但孩子引以为自豪,家长应该给予鼓励;学业成绩的提升非一日之功,如果家长眼睛紧盯着学业成绩,就难以做到第一条;善于“雕琢”的家长,孩子很难有被爱的感觉。“约法三章”为教育方式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我和班主任商量对策:第一,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第二,安排与自律性强的同学一个宿舍,两周内允许迟到;第三,每天和孩子谈心、交流,让他感觉到老师的爱;第四,和各课教师打招呼,一个月内不要关注学业成绩。“塑造”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周后,我问班主任:这个孩子表现怎么样?班主任老师说:哎呀,他人缘太好了。只一周,几乎全班同学说话都向着他了;而且他特别善于帮助别人;对老师和同学也有礼貌;上课听讲很好,从不捣乱。班主任老师及时在班上进行了表扬,等一周后我再见这个学生的时候,他脸上明显增加了许多笑容。

后来,他逐渐改掉了早上不起床、作业完不成等习惯,学业成绩也开始提升。

何为塑造

孩子的问题往往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

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是“雕琢”,采用“假如我不指出他的错误,他就永远不会进步”的态度,企图将孩子“雕琢”成我们期望的模样,孩子只会越来越厌烦我们。何谓“雕琢”?《辞海》对此的解释是:雕刻玉石,使成器物。雕刻家是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凿去无用的部分,然后雕刻出一件艺术作品来。而孩子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雕琢孩子”,眼里只看问题,就会放大孩子的缺点;“雕琢孩子”,追求完美形象,难以尊重个性,就会影响孩子的自信;“雕琢孩子”,用的是消极行为和消极语言,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假如我们采用“塑造”的方法,多给孩子积极的评价,不断地放大学生的优点,就能帮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何谓“塑造”?用泥土等可塑材料造成人物形象为塑造。塑造家和雕刻家不同,他不是发现问题,而是看哪里需要添加、修补;他还会把最应该表现的地方,极尽所能地表现到最极致状态。“塑造孩子”,会不断张扬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自信;“塑造孩子”,用的是积极行为和积极语言,就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塑造孩子”,会极力发现孩子的个性特长,极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展现其最精彩之处,很好地保护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塑造孩子”,一定会奠定一个坚实的爱的基础,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对孩子而言,家长和教师都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育未来一代的重任,我们希望未来一代有能力、有信心迎接、应对并战胜越来越多的挑战,我们就必须“塑造”而非“雕琢”学生。

如果教育方式发生改变,孩子一定会发生改变。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七个代替惩罚的教育技巧

    下一篇: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