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文化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原标题:延续历史记忆 彰显城市特质
文化传承和繁荣成就兰州文化自信
参会嘉宾观看刻葫芦工艺品 张建平 摄
中国甘肃网7月27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首席记者 李超)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而言,文化既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对外展示美好形象的“金名片”。近年来,通过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不懈努力,兰州基本建成了文化活动阵地随处可达,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享受,市民文化生活丰实充盈的良好文化生态,也因此成就了这一座开放包容、更具活力、更显魅力、充满温情的“人文之城”和“宜居都市”。
为基层送文化,在心中种文化
兰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随着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需求早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兰州人的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到多种不同的文化表演,有戏曲、音乐,还有舞蹈、绘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开始都被人们免费或低价地拥有。
“听国家一级演员的表演就是过瘾,没想到在家门口的演出水准也能这么高,演员们技艺精湛、表演到位,让演出百看不厌。”家住平凉路的退休老人李富宽由衷地说。
这些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成功地将戏曲、传统工艺、传统民俗民风等传统文化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了广大市民,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厚植了传统文化的土壤,赢得了无数兰州百姓的赞誉。
多年以来,兰州市立足于本土深厚的群众文化积淀,深入实施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保障群众乐享文化大餐的同时,也送去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问候,为基层送去了文化,在人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让百姓生活幸福满满。
五馆半日游尽览金城岁月
无论何时何地,当你驻足古老金城漫步大街小巷时一定会欣喜地发现,城市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文艺范儿”越来越足,城市文化品位也越来越高。而说起文化品位,就一定要说到位于中山桥北、依山傍河的金城关文化博览园。
金城关,源于西汉武帝在今西固黄河岸设置的金城津,是当时兰州的四大要津(渡口)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金城关屡毁屡修,成为“茶马互市”和茶叶贸易通道上的重要关城。
2007年,经过精心设计,仿古建筑群的东侧修建起了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内设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文化体验馆、兰州彩陶馆五大主题场馆。
作为兰州一处重要文化旅游园区,在这里只需花半天工夫便能充分体验兰州的各种景观和文化风情。走进秦腔博物馆,如同走进历史与艺术的大观园。从秦腔的历史演变到剧本创作,从脸谱服饰到各个时期的名家名唱,秦腔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和布局策划,都是集秦腔之大成。
步入兰州彩陶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厅,一股远古气息扑面而来。精心设计的原始风格的展台展示了彩陶文物,可以直观地了解古人制陶的过程。而在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里,便是随处可见运用珍贵实物、微缩景观模型、历史场景复原等展示的黄河桥梁发展历史脉络的模型。
说到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最具特色的就是古金城民俗一条街,真实地再现明清时期古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茶楼酒肆、商铺店面以及街头食摊、民间工匠、羊皮筏子、清汤牛肉面和金城酿皮等一应俱全,利用硅胶制作的“老兰州人”栩栩如生。
文化惠民给百姓幸福加码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历史悠久的丝路重镇、历史名城,兰州文化发展的脚步一直在前行,文化事业在不断推进。”原兰州市文化馆书记郭民辉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数十年,曾经在他的带领下,将无数场精彩纷呈的群众文艺演出送到了百姓家门口,送到了田间地头,重温自己的“惠民”岁月,他也是感慨万千。
“文化惠民,就是给幸福加码。”他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多年来,我市群众文艺创作氛围十分浓厚,培养了诸多专业的创作队伍,涌现出了无数艺术人才,留下了诸多精美的创作成果。特别是兰州群众文化艺术团队更是蓬勃发展,不仅享誉全国,而且载歌载舞地走出了国门。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领略金城历史文化之美
下一篇:秦腔《锁麟囊》举行成果汇报演出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 经典诗词何以青春焕发
- “诗意长安” 的正大气象
- 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