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收稿日期:2019-09-2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社会责任的重要论述研究”(课题编号:19YJC710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责任体现着社会主体与外界的现实关系,青年担当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社会化转变的主要方式。社会责任赋予了青年鲜明的社会角色,指引青年以理性的独立意志和感性的德善仁慈,分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国青年不负使命,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敢于牺牲、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为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展现出了青年对国家、民族、社会及自我的强烈责任之心。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了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要求,并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①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社会责任,这一表述突出了人作为社会创造者应对社会负责的必然要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发展机遇及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中,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出现了新的变化,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教育应是对单一道德教育层面的一种超越,是对德育体系的一次重构,兼具了更多、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内涵。对青年进行社会责任教育是立足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措施,可促使社会责任教育与青年教育实现有效对接,有利于建立青年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意志及担当的内在逻辑体系,使四者互为作用、相互助力,强化青年的社会责任自觉,引导青年付诸担当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一、责任认知: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基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知之行,是谓盲行。正确的认识是主体担当社会责任的前提。认知作为人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的重要条件,因此,认识对人的行为起到支配和调节作用,人的一切行动,往往要以自身对外界或对具体某事、某物的基本认知为基础。这里涉及一个关键点,即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制约着人的认知程度和水平,决定着人是否能够将主观意识客观化,并在理性客观的认知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行为。从人的本性而言,人类并非是具备完全理性的生物,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和交织构成了人的鲜活的生命与灵魂。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②社会责任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在不断建立、调节自身与客观世界、人类集群的关系中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群体的责任心理。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中,知是情和意的基本前提。而责任认知正是基于这种自觉心理而形成的对责任的正确认识及深刻了解,是将责任理论、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等内化成为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及知识体系的首要环节。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各项实践必须要建立在青年对社会责任的正确认知基础上,青年只有拥有了对社会责任内涵及具体要求的系统认知,才能生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情感,解决为什么要担负社会责任、如何担负社会责任的问题。

  当前部分青年对社会责任缺乏深刻的认知,呈现出社会责任认知浅薄、认知迷茫的特点。首先,对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认识不清晰。这体现出的问题主要是缺少历史思维,而形成历史思维的基础是健全的历史知识体系及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思维的形成有利于青年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缺少历史思维导致部分青年的社会责任弱化,这也是从历史视角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价值延伸。同时,个别青年缺少追求高远目标的奋斗意志和信念,对“四个自信”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的客观认识不足。缺少历史意识、大局意识阻碍了青年社会责任的内在重构。其次,不能正确认识自我需要与奉献社会之间的逻辑关系。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不断调节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将基于对外界的认识而形成对事物的价值评判,并由此形成对自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本质上是对自我社会责任的认识,是人的道德情感、自我需求、社会共识在精神层面的有机统一。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来源于生存本能,与自身对社会资源的需求相伴相生。人对社会复杂的需求决定了“人性”的基本内容,使社会行为受到潜意识中需求的支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们形成对社会的不同需求。马斯洛提出了影响世界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按等级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这表明,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人对社会的需求为参照。在需求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形成日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担负更大的责任。而在社会伦理中,一味地攫取社会资源却不参与社会建设,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可见,人对社会的需要及社会对人需要的满足这一过程客观上规定了人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再次,对自我责任认知不清。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中,青年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在价值选择和自我价值观念塑造中青年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青年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对精神意义的追寻。但部分青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受功利思想及外来文化的干扰,出现了自我价值迷茫的问题。在新旧观念交替、中西价值观念的碰撞中,个别青年的价值观不断从集体本位向着个人本位转变,道德标准模糊化,生活重心颠倒化。“及时行乐”“实用主义”“佛系生存”等成为了部分青年的座右铭,凸显了他们价值扭曲的精神虚无。诚然,青年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新锐群体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需求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但也正因如此,需审慎思考如何在尊重青年需求的同时对青年的需求加以引导,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青年探索关于社会责任的问题,这是新时代背景下青年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命题。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AI模糊画作拍出300万,竟然高于毕加索独版精致手稿

下一篇:中小幼教师读书现状:8成教师阅读不足1小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