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去年以来,学院持续推进“课岗赛证融合”模块化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用教材建设,申报“1+X”试点证书7项,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优秀培训团队奖”、“1+X”网店运营推广“书证融通奖”2项。与新加坡、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国家和地区在种子繁育、戈壁农业科研、留学生培养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中亚农业职业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不断提升国际交流水平。

  校地行企 探索协同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在于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校地行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科学规划校区功能布局,确立了段家滩校区、和平校区、新区校区“一校三区”发展规划,打造了以甘肃农垦集团为中心,以河西庆和公司种业、陇东庆环公司羊业、陇南茶业、陇中薯业为四点的“一心四点”产教融合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被认定为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甘肃省科技成果转移示范机构。

  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才能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去年以来,学院积极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入陇中职教集群,主动融入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与省内外百强企业、海外企业、重点行业等200余家优质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产业学院3个;与35所中职、3所应用型本科协作构建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与西北民族大学教科院共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与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合作建立教科研实训基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共同培养研究生;与兰州志华公社合作共建现代寒旱农业示范基地;与江苏顺丰通讯有限公司共建现代学徒制顺丰产业学院;与酒泉市肃州区国家级种子产业园合作建立现代种业产业学院;与甘肃雨盛尚科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学院;与中教畅想合作共建电子商务校企协作创新中心;与浙江驿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智慧物流创业孵化基地。

  不忘初心 培养更多“三农”人才

  “扎根陇原,为农而立”是甘农职院的办学宗旨,也是一代代甘农职人坚守的办学初心。多年来,学院立足甘肃,面向西北,积极助推农民职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面向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乡村干部、种植养殖农户,以及农业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等开展学历提升教育,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投入1765万元建设远程教学录播系统,开展“线上+线下、集中+面授、田间+课堂”教学。与甘肃省党员教育中心共建“先锋讲堂”培训乡村党员,覆盖全省1.3万多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1.7%。与陇南、临夏等地相关单位合作,设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24个,制定“一地一方案”,确定了政治素质强、带富能力强、乡村治理能力强,引领型、技术型、创新型“三强三型”培养目标,形成了“订单式”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已培养学历教育乡村人员6213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根本。学院牢记“国之大者”,深耕育种科研,围绕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积极发挥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在富民兴陇、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学院在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陇原育种王”周祥椿的科研基础上,建立研究中心3个,组建育种推广和产品开发团队16个,育成小麦品种72个、胡麻品种27个、玉米品种1个,推广面积2.2亿亩,创造经济效益36亿多元。开发茶叶有机肥、花椒采收机等农产品和设施50余个,获国家专利55项等,服务到款额达1000多万元。与兰州市城关区农业农村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共建了科研实训基地。积极在庄浪县、武都区等地开展了职教“组团式”帮扶。稳步推进文县对口帮扶,组建技术团队2个,帮扶建植优质茶园100亩,在校本部为帮扶村免费提供100平方米临街铺面销售土特产品,助力帮扶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向世界奉献一场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青春盛会——热烈祝贺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

下一篇: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五个着力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