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原标题:我们该如何守护“简历安全”

  据媒体报道,近日,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后者以此联系学生群体卖课转化客源,58集团从中收取返佣。借此方式58集团一年多牟利超200万元,近20家企业向其合作采购简历。据介绍,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对此,新华英才回应称,针对媒体监督情况,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彻查,对此类情况绝不容忍。

  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过往经历、个人收入、亲属情况等等,相比普通个人信息,简历上的信息数据显然细致、具体得多。也因此,一旦泄露,轻则给求职者带来骚扰,重则将其卷入诈骗、带来财产损失。此次58集团被曝大规模、产业化兜售简历令人惊诧。如果情况属实,其行为实际上已经触犯了刑法,或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从目前披露情况看,58集团售卖简历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为收集简历而收集简历。将原本挂在58同城中的蓝领top企业职务信息虚设挂在新华英才网中,以吸引大学生投递简历。二是在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收集简历,或打着“限时免费秋招训练营”的由头吸引大学生们;进行专业化操作,能够匹配合作机构要求的画像类型(专业、院校、年龄段、学历等)筛选后打包,简历售卖单价也不同,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平均报价为140-250/份。这些做法表明,售卖求职者简历本身,已经成为它的一项重要生意。无论是从流程设计,还是从其与“上下游”的连接看,均呈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产业化特征。特别是,有证据表明,58集团与购买简历的培训机构之间,均签有正规合同,且这些合同均通过了集团内部人力资源部和法务部的层层审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亦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排除、限制竞争,或者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此外,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均属于“情节严重”,满足入罪标准。

  简历安全关乎个人信息安全,也关乎这个社会的公共利益。鉴于兹事体大,仅由平台自己查自己,显然还远远不够。此事目前仅就媒体披露出来的情形看,已经触目惊心,其背后是否还有更大隐情?是否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均需要有关方面深入调查,回应社会关切。对于倒卖简历的行为,要形成法律威慑力,明确违法犯罪实施人、主要责任人和受益人承担连带责任,打击整个非法产业链条。

  而从长远看,相关监管机构应切实担起监管责任,强化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网络招聘服务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置力度。同时要完善制度体系,督促网络招聘企业严格履行求职者信息保护主体责任,营造更安全的求职招聘环境。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账号”还是“帐号” 不妨多些这样的较真

    下一篇: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