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公共安全教育   作者:金一清   热度: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本文在分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健全人格及其社会化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在青少年中犯罪预防的重要作用。文章最后还对建立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所涉及的两个重要方面,即民主——和谐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这种关系如何建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师生关系;互动;青少年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号】A   
学校是教育培养学生的地方,教师与学生应当是父母与子女加朋友的关系。但是,当今社会上辍学生与流失生群体规模庞大,未成人犯罪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主要集中在辍学生与流失生群体。另外,在校学生犯罪也是当前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这里所说的学生犯罪,包括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的犯罪。笔者认为:这种发生在校园内外的青少年犯罪,其直接而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的恶性互动,是与教师和学生之间未能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一、师生间保持温馨的人性接触和良性互动是建立师生关系的重要一环
    学校的两大人群是教师与学生。在学校中师生关系互动是积极还是消极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进程;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不能健康地成长。良好的师生互动充分的体现了教学主体性的教育思想。
    师生之间保持温馨的人际接触和良性互动,这有助于师生进行深层的心灵沟通,建立和增进信赖感,营造校园祥和气氛。健康和谐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其挫折承受力。有了健康的心理,学生就能形成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能形成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精神,从而拥有健全的社会化人格。为此,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解决好关爱与帮助,沟通与理解,信任与鼓励,自主与纪律等方面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的环境。只有当他们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的时候,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并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关怀别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校具有归属感和依恋感。并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坚固的纽带。有了这样一种坚固的纽带,学生一般就不大可能辍学和失学,从而大大减少他们违法犯罪的机会。   
二、几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其中专制型教师——紧张型师生关系与放任型教师——冷漠型师生关系是两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互动,它们分别表现为:
    1、专制型教师——紧张型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依靠法统力量来影响学生,甚至采取强逼手段,干涉学生行为,要求学生事事服从教师指令。结果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个性受到压抑,容易形成学生对教师的表面服从,被动刻板,学生情趣下降,师生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只能是单向沟通,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一无所知,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类师生关系中最终会形成师生关系的互动的恶性化,这种恶性化具体反应为:教师的管教越严,惩罚越重,学生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也越大。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愿望不仅成空,而且会适得其反。师生之间不仅无法沟通,难以理解,而且会处于严重紧张与对立状态。这种以高压手段为主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据调查统计,山东省少管所在押近千名未成年犯中有占39.37%的承认在学校时与老师感情不和谐,有抵触情绪。他们以逃学、辍学来表示抗拒。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一旦被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书刊、特别是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抢劫的精神垃圾感染,就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2、放任型——冷漠型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切听其自然发展,有组织的行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活动少。教师只管自己讲课,不参与团体活动,平时与学生接触少,始终保持着客客气气的心理距离。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漠不关心,使学生对教师总是敬而远之,关系疏远、冷漠。在这种人际关系下,教师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丝毫未发挥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与心理放任自流,无论对错,均不给指引。教师的这种态度使学生无法了解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也无法得到教师在做人、行事方面的指引,久而久之,这类师生关系的互动会逐渐趋于弱化,最终可能形成一种不良状态一这就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膜与冷漠问题。在这种情绪下,师生双方往往难以沟通,彼此言行也很难影响或作用于对方。处于这种不良关系的学生,由于在学校中的得不到应有的情感与认知满足,常常会向外寻求寄托和帮助,他们如果遇到不良社会外因的拉拢,极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良性师生关系互动的基本特征
    良性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和谐型的师生关系,它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民主——和谐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之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来看,它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尊师就是学生对教师正确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人类的美感。得到学生尊重是教师最大的需求和满足。
    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感情基础。爱生包括“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并公正对待学生。
    现代“尊师爱生”不是封建等级关系,而是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民主平等不仅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趋势的需要,而且是教学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也要求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民主平等是师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的。民主平等、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师生的融洽和协调。和谐亲密体现了师生的人际亲和力、心理融洽度。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大学生为什么频频陷入传销迷潭

下一篇:三成被调查的中小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




  相关推荐